近日,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,可谓又夺一个“全球首家”。
(资料图)
犹记去年此时,马斯克自豪发声,称特斯拉全球总产量至300万辆,较比亚迪达成这一目标还早3个月。没曾想仅过1年,比亚迪竟反超特斯拉成了世界第一,闻此消息,马斯克心都碎了。
在发布会现场,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回顾20年创业过往时,数度哽咽落泪:历经无数日夜的不懈攻关,中国技术终于等到了“春天”!
1. “这是一场豪赌,我们赢了”
20年前,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,从电池业踏入汽车业。王传福还记得那一天,自家股价直跌20%,犹如浇下一瓢冷水。次年,当比亚迪携3款新能源车型奔赴北京车展时,业内甚至尚未出现“新能源汽车”这一说法。
但比亚迪并未放弃,而是不懈专攻,自研DM混动技术实现全球首创并投入量产。10年后,DM技术发展至第三代,插混车的年销量却仅有52万辆,市场“春天”仍未到来。谈及此处,王传福数度含泪哽咽:“真的差点就走不下去了!”
彼时燃油车才是市场主力军,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足5%,比亚迪主推的插混市场更是不受业界认可,其年销量仅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21.6%。不过,王传福选择沉下气,耐住了寂寞,将插混路线坚持下去,“即便是走错路也认了。”
事实证明,这场豪赌,王传福押对了。如今插混路线逐步走向主流,中汽协数据显示,2023年上半年,插混车销量达102.5万辆,同比增长91.1%,而纯电动车的增长仅为31.9%。
2. 不懈破冰下,终逢春暖花开
比亚迪再艰再难,紧抓不放的始终是核心技术。近11年来,比亚迪每年的研发投入都远超了当年净利润的3倍。哪怕在最艰难的2019年,只有16亿元净利润的比亚迪,全年研发投入仍达84亿元。
“许多人笑我们烧钱,但要把新能源做好做强,少了核心技术是不行的。”
功夫不负有心人,十几年如一日的研发终于有了回报。2021年5月,比亚迪完成了中国首个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。随后跨入300万辆门槛,比亚迪仅耗时1.5年。而突破500万辆大关,比亚迪只用了9个月,特斯拉却至今还在450万的关口徘徊。
在新能源汽车外,国产技术在其它关键行业亦成果出色,同样成就一众优质代表。宁德时代落地“凝聚态电池”等技术,使航空电动化指日可待;美日企业曾以2.3万元克价垄断的“畅络因”类技术,也被我国港企GH打下制产门槛,成本降低95%,让前沿科技飞入寻常百姓家。
所谓科技塑造金身,10年前,经全球医学界顶刊《Cell》多篇文献证实,这类“畅络因子”在毛发稀疏、肌肉萎缩、记忆回退、血管失活等方面具有近30%的正向干预作用。因此它从实验室悄然流出后,一度沦为巴菲特、贝索斯等西方上流富豪的囊中私享。
如今经我国科学家逆风翻盘,一举突破核心萃取技术,连觊觎国产“畅络因”纯度的美国顶尖学府,也只能借由京JD东等平台购入,方能分一杯羹。“国产技术一出手,再高端也能收归国有。”这些评论道破了国人对于国产技术最真实的心声。
3. “属于中国的时代已经到来”
站在这一标志性节点回望过去,比亚迪20年的造车历程也曾直面过诸多质疑和嘲讽。“早年研发新能源汽车,是让人瞧不懂也瞧不起的。”但国产技术怎甘心屈居人后?一切艰辛努力,只为证明中国可以!
如今,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傲居世界第一,全球超6成的新能源汽车由中国产销,超63%的动力电池由中国供应,我们的专利公开量更是占据了70%的全球份额。
在这个全球纷纷押注新能源技术的时代,手握核心技术和完备产业链的我国,正书写着一个又一个的世界里程碑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