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名女性患者正在进行盆底健康咨询。
医务人员正在为患者进行盆底肌力测试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有这样一群女性,她们在众人面前不敢咳嗽,不敢打喷嚏,不敢放声大笑,不敢提重物……有人甚至躲避掉正常的社交生活,无缘工作、家庭的重要时刻。让她们困扰的就是被称为“社交癌”的尿失禁。
一、正确认识尿失禁,它并非小事
每年6月的最后一周是“世界尿失禁周”,于2009年由国际尿控协会发起设立的,旨在提高尿失禁防治健康意识的特殊日子,今年已是第14个年头。那么,尿失禁现象已经严重到设立宣传防控周了吗?
是的,尿失禁发病率非常之高,已成为世界五大疾病之一。我国部分地区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尿失禁发病率为18%~53%不等,45岁已生育女性中压力性尿失禁发病率高达40%。长期尿失禁会导致泌尿系统严重病变,如引发盆腔炎、膀胱炎、阴道炎、性生活障碍、膀胱癌及尿毒症等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。
二、压力性尿失禁的原因
1.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,女性尿失禁患病率逐渐增高,高发年龄为45-55岁。年龄与尿失禁的相关性可能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盆底松弛、雌激素减少和尿道括约肌退行性变等有关。一些老年常见疾病,如慢性肺部疾患、糖尿病等,也可促进尿失禁进展。
2. 生育的胎次与尿失禁的发生呈正相关性。年龄过大生育者,尿失禁的发生可能性较大,经阴道分娩的女性比剖宫产的女性更易发生尿失禁,行剖腹产的女性比未生育的女性发生尿失禁危险性要大,使用助产钳、吸胎器、催产素等加速产程的助产技术同样有增加尿失禁的可能性,大体重胎儿的母亲发生尿失禁危险性也大。
3. 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紧密相关,二者常伴随存在。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盆底支持组织平滑肌纤维变细、排列紊乱、结缔组织纤维化和肌纤维萎缩可能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有关。
4. 肥胖女性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机率增高,减肥可降低尿失禁的发生率。
三、多产妈妈尿失禁发病率提升3倍
孕期子宫重量增长至孕前的近20倍,给盆底肌不小的压力、使其逐渐松弛,分娩后并不会马上恢复原样。
如果这时抓紧做康复训练,就可以让盆底肌“记住”孕前健康的状态。否则不管不顾、它就会“记住”孕期松弛的状态,等到定型以后,恢复的难度就大得多了。
四、绝经后并非与妇科病绝缘
很多女性认为只要自己绝经了,就和妇科病绝缘了,但其实不然,绝经后,由于激素变化的影响,一系列的疾病将接踵而至。因此,步入绝经期后,女性就需要开始对这些疾病予以重视,以早防早治。这其中之一,即是带来无尽痛苦的“尿失禁”。
然而老人对疾病的重视程度、治疗意愿都不如年轻一代。很多人认为尿失禁是因为上了年纪的自然现象而忽略就诊。拖到无法忍受时再去医院,非手术的治疗方式很可能已经无能为力。
五、产后42天-黄金修复期
在女性绝经后,不同程度、不同类型的尿失禁,发生率高达50%。甚至有专家开玩笑说,只要万有引力存在,尿失禁就有可能发生。
过亿女性羞于说出口的尿失禁,只要引起重视,及早检查,进行简单生活方式干预和物理康复治疗,就能取得很好治疗效果。但预防治疗却有“黄金时间”,一般是女性产后42天至6个月。
如果女性产后能尽早进行盆底康复治疗,比如凯格尔训练、低频电刺激治疗、生物反馈治疗、3D生物束带5D修复术等,是可以避免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的。
女性产后若没有进行盆底肌的锻炼和康复治疗,随着年龄增大和激素水平下降,到了50岁左右绝经时,将会是尿失禁高发期。原本简单有效的盆底肌训练、物理康复治疗,也将无能为力,不得不需要手术的介入。(通讯员 黄颖)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