视觉中国 图
4月7日晚间,四川省德阳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发布警情通报,对此前盛传的“清明节强制安排加班”事件作出了澄清。
(资料图)
通报显示,事件系信息发布者陈某龙捏造,其人从未有过中国电科相关从业经历,因此前向中国电科求职未被录用,心生不满,利用图像处理软件虚设“CETC-软件开发课”“CETC成都事业部”2个微信群,制作了“怒怼领导、发泄情绪”的微信聊天记录截图,并发布在网络社交平台,引发公众热议,造成恶劣影响。目前,陈某龙已被警方行政拘留,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之中。
事情调查到这个层面,相对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结论,“强制加班怒怼领导”纯属虚构。不过,舆论在期盼澄清谣言的同时,关注舆情背后真问题。
4月8日,人民网评、中青评论、澎湃新闻等媒体均发表评论文章,呼吁虚假信息必须澄清,造谣必然付出代价,受害企业的名誉要得到保护,劳动者的权益也要得到保护。
“人民网评”微信公众号文章《陈某龙造谣被行拘,但加班痛点需直视》认为,“反刍”此事,不应回避一个基本事实,加班仍是职场痛点,特别是强制加班更容易招致反感。劳动法对加班有明确规定:“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,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,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;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,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,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。”换言之,如何解决加班带来的难题值得思考。
文章提醒,陈某龙用经不起推敲的聊天记录,调动了大众情绪,消费了公共情感,必将面临法律的惩处。但,加班痛点需直视,如何纾解工作压力,化解加班积弊,值得全社会进一步思考。
“中青评论”微信公众号文章《“强制加班怒怼领导”纯属虚构,澄清谣言关注舆情背后真问题》认为,不论何时何地、探讨什么话题、秉持何种立场,我们都绝不能犯“抛开事实不谈”的错误。只有实事求是、尊重事实,社会才能展开有价值、有意义、有成效的集体讨论。
文章指出,近年来,职场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,某些用人单位过度要求员工加班,涉嫌违反劳动法规,频频引发争议。与此同时,有关部门也三令五申,反复强调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性,并以一系列劳动争议指导案例,为用人单位划定红线、明确规矩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我们大可以就事论事、有一说一地讨论加班问题,而不必为了一个“纯属虚构”的故事争吵不休、浪费感情。
在此事中,中国电科可谓“躺枪”。作为谣言的受害者,该单位有充分的理由据实辟谣,并追究造谣者的责任。在查明真相的基础上为受害单位澄清事实,也是有关部门的义务。依法打击虚假信息和改善企业工作环境之间不存在矛盾,完全可以并行不悖。
中青评论文章认为,随着这则虚假消息得到澄清,舆论自然会冷静下来,但是,上一波舆论浪潮暴露出来的某些职场乱象,依然应该得到充分重视。在法治社会里,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关系,应当被严格限制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之内。个人不能随便造用人单位的谣言,用人单位也要严守劳动法,尊重员工享受假期、获取加班费的权利。
对此,许多劳动者都期待有关部门进一步整顿过度加班、强制加班、无偿加班等现象,积极维护员工合法权益,严惩违法违规用人单位,逐渐扭转不合理的“加班文化”。随着这一目标逐渐实现,那些编造出来的谣言,自然会越来越没人相信。
澎湃新闻8日文章《马上评|“员工因加班怼领导”谣言的教训是什么?》指出,显而易见,造谣和传谣都是破坏网络传播秩序的行为,严重的甚至涉嫌违法犯罪,不能因为某一现象在现实中大量存在,就以为可以借此无中生有、制造事端。对于普通网民,也需要提高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,不能轻易被谣言收割了“智商税”。
责任编辑:
关键词: